阿富汗
首页    亚洲签证    阿富汗签证

阿富汗签证

【国名】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The IslamicRepublic of Afghanistan)。 
【面积】647500平方公里。 
【人口】约2900万。普什图族占40%,塔吉克族占25%,还有哈扎拉、乌兹别克、土库曼等20多个少数民族。普什图语和达里语是官方语言,其他语言有乌兹别克、俾路支、土耳其语等。逊尼派穆斯林占80%,什叶派穆斯林占19%,其他占1%。
【首都】喀布尔(Kabul),人口约280万(2004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3℃左右。
【国家元首】哈米德·卡尔扎伊(Hamid KARZAI)。2009年8月连任,任期5年。 
【重要节日】阿富汗新年:3月21日;阿富汗独立纪念日:8月19日;开斋节:每年日期不定,依伊斯兰历而变;古尔邦节:每年日期不定,随伊斯兰历而变。         【简况】亚洲中西部的内陆国家。北邻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西接伊朗,南部和东部连巴基斯坦,东北部凸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属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少雨,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国年平均降雨量仅240毫米左右。
 阿富汗王国建立于1747年,曾一度强盛。19世纪后,国力日衰,成为英国和沙俄的角逐场。1919年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8月19日为独立日。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1989年2月,苏军撤出。后因各派抗苏武装争权夺势,阿陷入内战。1994年塔利班兴起,1996年9月攻占喀布尔,建立政权。1997年10月改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在阿实行伊斯兰统治。
【政治】 “9·11”事件后,塔利班政权在美军事打击下垮台。在联合国主持下,阿启动战后重建“波恩进程”。2001年12月,阿成立临时政府。2002年6月,成立过渡政府。2004年1月,阿颁布新宪法,定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10月,卡尔扎伊当选阿首任民选总统。2005年9月举行了全国及地方议会选举。12月,阿新议会成立,“波恩进程”结束。2009年8月,阿举行第二次总统选举,卡尔扎伊艰难取胜,同年11月就职。
 近年来,阿富汗政治与经济重建虽取得积极进展,但安全局势持续恶化,腐败、毒品泛滥等问题也威胁阿富汗的稳定和发展。卡尔扎伊连任后,积极推动“和解与再融合”计划,加强军警建设,扩大地区合作,谋求国际援助。 2010年10月,阿富汗成立由前总统拉巴尼任主席、众多前圣战领导人参加的“高级和平委员会”,负责推动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等反政府武装和谈。2011年9月拉巴尼遇刺身亡,阿富汗和解进程严重受挫。2012年1月,阿富汗塔利班宣布在卡塔尔设立和谈办公室,用以与美国等接触和谈。后因发生驻阿美军焚烧《古兰经》和枪杀阿富汗平民等事件,塔利班宣布中止与美国接触。4月,卡尔扎伊任命萨拉胡丁·拉巴尼为高级和平委员会新主席,继续推动和解进程。
 美国及北约主导阿富汗安全和重建,目前在阿富汗驻军约13万人。美国等国已于2011年7月起开始从阿富汗撤军,计划于2014年底前向阿富汗移交全部安全责任。
【宪法】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阿富汗过渡政府沿用前国王查希尔颁布的1964年宪法。2004年1月26日,阿富汗过渡政府总统卡尔扎伊签署颁布新宪法,确立阿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实行总统制。 
【议会】根据阿宪法,国民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人民院(下院)和长老院(上院)组成。人民院议员不超过250名,根据各地人口数量平均分配,但保证每省至少有2名女议员。长老院议员从各省、区管理委员会成员中间接选举产生。国民议会有权弹劾总统,但须召集大支尔格会议并获得2/3以上多数通过才可免除总统职务。阿现议会于2010年9月选举产生,2011年1月正式成立。现任长老院主席为法扎尔·哈迪·穆斯林姆亚尔,人民院议长为阿卜杜·拉乌夫·伊卜拉希米。
【支尔格大会】又称大国民会议。根据阿新宪法,大支尔格会议是阿人民意愿的最高体现,由议会上下两院议员、各省议会议长组成,负责制定和修改宪法,批准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有权决定涉及阿国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等问题;审议总统提交的内阁组成名单;内阁部长、最高法院法官和大法官可以列席会议;会议不定期举行。
 2002年6月阿召集紧急支尔格大会,选举产生以卡尔扎伊总统为首的阿富汗过渡政府。2003年12月召开制宪支尔格大会,制定并通过新宪法。2010年6月召开和平支尔格大会,呼吁塔利班等参与政治和解进程。2011年11月召开大支尔格会议,讨论阿富汗同美国商签战略伙伴关系文件一事。
【政府】现内阁成员包括: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副总统穆罕默德·卡西姆·法希姆(Mohammad Qasim FAHIM),副总统穆罕默德·卡里姆·哈利利(Mohammad Karim KHALILI),内阁资政希达亚特·阿明·阿尔萨拉(Hedayat Amin ARSALA),外交部长扎尔迈·拉苏尔(Zalmai RASOUL),国防部长阿卜杜勒·拉希姆·瓦尔达克将军(Abdul Rahim WARDAK),内政部长比斯米拉·汗·穆罕默迪(Bismillah Khan MOHAMMADI),财政部长奥马尔·扎希尔瓦尔(Omar ZAKHILWAL),司法部长哈比布拉·加里布(Habibullah GHALEB),朝觐及伊斯兰事务部长穆罕默德·优素福·尼亚兹(Mohammad Yousuf NEYAZI),经济部长阿卜杜勒·哈迪·阿尔甘地瓦尔(Abdul Hadi ARGHANDIWAL),农村复兴与发展部长瓦西·艾哈迈德·巴马克(Wais Ahmad Barmak),烈士、残疾人和社会事务部长阿米纳·阿夫扎里(Amina AFZALI),禁毒部长扎拉尔·艾哈迈德·穆克比尔(Zarar Ahmad MOQBEL),教育部长法鲁克·瓦尔达克(Farooq WARDAK),信息文化部长赛义德·马赫杜姆·拉辛(Sayed Makhdum RAHIN),矿产部长瓦希杜拉·沙拉尼(Waheedullah SHARANI),农业部长穆罕默德·阿塞夫·拉希米(Mohammad Asef RAHIMI),商工部长安瓦尔·哈克·阿哈迪(Anwar Ul Haq AHADI),公共工程部长纳吉布拉·欧占(Najbullah O Zhan),能源与水利部长穆罕默德·伊斯梅尔·汗(Mohammad ISMAEL Khan),妇女事务部长哈森·巴努·加赞法尔(Hasun Bano GHAZANFAR,女),城市发展部长哈桑·阿卜杜拉希(Hasan Abdullahi),高等教育部长欧拜杜拉·拜德(Dr. Obaidaulah Obaid),公共卫生部长索拉亚·达利(Soraya DALIL),交通和民航部长达乌德·阿里·纳吉非(Dawood Ali Najafi)。
 此外,还有4名代理部长:公共福利部部长索拉布·阿里·萨非日(Sohrab Ali Saffari),通讯部长阿米尔扎伊·山金(Amirzai SANGEEN),边境及部落事务部长艾萨拉·贾梅尔(Arsala Jamal),难民事务部长阿卜杜尔·拉希姆(Abdul Rahim)。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34个省,省下设县、区、乡、村。各省名称:喀布尔、巴达赫尚、塔哈尔、昆都士、巴尔赫、朱兹詹、法利亚布、巴德吉斯、赫拉特、古尔、萨尔普勒、萨曼甘、巴格兰、巴米扬、帕尔旺、瓦尔达克、卡比萨、拉格曼、努尔斯坦、库纳尔、楠格哈尔、洛加尔、加兹尼、乌鲁兹甘、法拉、尼姆鲁兹、赫尔曼德、坎大哈、扎布尔、帕克蒂亚、帕克蒂卡、霍斯特、潘杰希尔、戴孔迪。 
【司法机构】阿富汗司法系统分为三级。最基层为地方法院,全国共有350个左右;中层为上诉法院,分设于阿各省;最高层为最高法院,设在首都喀布尔。 
【政党】阿过渡政府于2003年10月颁布《政党法》。现有政党近百个。主要政党包括:
(1)阿富汗伊斯兰促进会(Jamiati Islami):1972年成立。伊斯兰教温和派,成员多为塔吉克族。逊尼派。主要领导人是穆罕默德·卡西姆·法希姆(Mohammad Qasim FAHIM)。
(2)阿富汗伊斯兰统一党(Hizbi Wahdat ISLAMI,哈利利派):原阿富汗伊斯兰革命联盟,1987年成立。1991年改用现名。1995年3月,原领导人马扎里被塔利班杀害,该党分裂。属伊斯兰教什叶派,成员多为哈扎拉族人。党主席是穆罕默德·卡里姆·哈利利,现为阿第二副总统。
(3)阿富汗伊斯兰民族运动(Jonbesh Meli Islami):主要领导人是阿卜杜尔·拉希德·杜斯塔姆(Abdur Rashid DOSTUM),乌兹别克族。
(4)阿富汗民族解放阵线(Mahas Meli):1978年成立。民族主义派,普什图族,属伊斯兰教逊尼派。主要领导人是现议会长老院主席西卜加图拉·穆贾迪迪(Sibghatullah MUJADIDI)。
(5)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Hizbi Ettehad Islami):1981年成立。普什图族,属伊斯兰教逊尼派。主要领导人是阿卜杜尔·拉苏尔·萨亚夫(Abdul Rasul SAYAF)。
(6)阿富汗伊斯兰民族阵线(Jebhe Meli Islami):1979年成立。民族主义派,普什图族,属伊斯兰教逊尼派。主要领导人是赛义德·盖拉尼(Sayed GAILANI)。
【重要人物】哈米德·卡尔扎伊:总统。普什图族。1957年生。其家族为坎大哈地区波帕尔查伊部族的世袭首领。毕业于喀布尔哈比比亚高等学校,获学士学位,后进入印度喜马偕尔邦立大学攻读政治学硕士学位。1982年起参加抗苏斗争。1992年后曾任阿游击队政府副外长。1994年参加塔利班。后与塔利班极端政策不合而分道扬镳。1997年移居巴基斯坦,开展支持前国王查希尔的政治活动。2001年底返阿,协助美英军队打击塔利班。同年12月,被阿各派代表推举为临时政府主席。2002年6月,任过渡政府总统。2004年10月,当选阿首位民选总统。2009年8月连任。
 法扎尔·哈迪·穆斯林姆亚尔(Fazal Hadi MUSLIMYAR):议会长老院主席,1970年生,楠格哈尔省普什图族人。曾获法律学士学位,参加过抗苏战争。2005~2009年,任楠格哈尔省议会主席。2010年当选阿议会长老院第一副主席。2011年1月当选长老院主席。
 ? 阿卜杜·拉乌夫·伊卜拉希米(Abdul Rauf IBRAHIMI):议会人民院议长。乌兹别克族前军阀,来自阿北部昆都士省,曾参加抗苏战争。2011年2月当选人民院议长。
 ? 穆罕默德·卡西姆·法希姆(Mohammed Qasim Fahim):第一副总统,1957年生于潘杰希尔山谷。法希姆长期以来是北方联盟统帅马苏德的部下,2001年9月马被刺杀后,法希姆继承了其领导地位。2001年12月,就任阿临时政府副主席,后任阿过渡政府副总统、国防部长。2002年4月27日,阿富汗临时政府主席卡尔扎伊发布命令,提升他为元帅。2009年被卡尔扎伊提名为第一副总统候选人,同年11月当选。
 穆罕默德·卡里姆·哈利利(Karim Khalili):第二副总统。1950年出生,哈扎拉族,阿富汗伊斯兰统一党主席。曾就读于喀布尔宗教学校,积极参与抗苏斗争。1987年加入什叶派组织“阿富汗伊斯兰联合委员会”并任发言人。1989年,阿什叶派抗苏组织联合成立“阿富汗伊斯兰统一党”,哈成为该组织发言人。1992年任阿圣战者政府财长。1994年任伊斯兰统一党主席。1996年领导伊斯兰统一党与拉巴尼的伊斯兰促进会和杜斯塔姆的伊斯兰民族运动共同组建“反塔利班联盟”(又称“北方联盟”),共同对抗塔利班。2002年6月任过渡政府副总统。2004年作为卡尔扎伊竞选搭档当选第二副总统。2009年再次被卡提名为第二副总统候选人,成功连任。
【经济】阿是最不发达国家。历经三十多年战乱,经济破坏殆尽,交通、通讯、工业、教育和农业基础设施遭到的破坏最为严重,生产生活物资短缺,曾有600多万人沦为难民。
 2002年以来,阿国民经济呈现“低水平的快速增长”,经济逐步恢复发展。2010/11财年经济同比增长12.96%,国内生产总值(GDP)163.52亿美元,人均GDP551美元,对外贸易总额58.47亿美元。
 货币名称:阿富汗尼(Afghani),简称阿尼。
 汇率:1美元=50阿尼。
 通货膨胀率:14.5%。
【资源】阿矿藏资源较为丰富,但未得到充分开发。目前已探明的资源主要有天然气、煤、盐、铬、铁、铜、云母及绿宝石等。位于阿首都喀布尔南部的埃纳克铜矿已探明矿石总储量约7亿吨,铜金属总量达1133万吨。据估计可能是世界第三大铜矿带。阿还可能拥有全球第五大铁矿脉,7300万吨煤。 
 阿富汗的河流大部分是内陆河,多注入沙漠和湖泊。主要河流有阿姆河、喀布尔河、赫尔曼德河和哈里鲁河等。 
【工业】多年战乱使阿工业基础几陷崩溃。轻工业和手工业为主,主要有纺织、化肥、水泥、皮革、地毯、电力、制糖和农产品加工等。 
【农牧业】农牧业是阿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耕地不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0%。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棉花、甜菜、干果及各种水果。主要畜牧产品是肥尾羊、牛、山羊等。阿是世界第一大毒源地“金新月”的中心。2011年毒品产量为5800吨,严重影响阿和平重建进程,也对地区和平与安全带来威胁和挑战。
【交通运输】阿是内陆国,无出海口。交通运输主要靠公路和航空。北部同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边界上的阿姆河和昆都士河部分河段有通航能力。 
 公路:阿全境共有公路17.789万公里,主要包括喀布尔至马扎里沙里夫、赫拉特至坎大哈、喀布尔环城高速、托克汉姆至喀布尔等公路。 
 空运:目前有两家航空公司。阿利亚纳航空公司实力较为雄厚,主要经营国际航线。目前已开通至巴基斯坦、伊朗、阿联酋、印度、土耳其、德国、俄罗斯、中国新疆、阿塞拜疆、沙特、科威特和塔吉克等12条国际航线,2003年7月12日正式开通喀布尔至乌鲁木齐航线。KAM航空公司经营国内航线。全国有机场46个,喀布尔机场为国际机场。  
【对外贸易】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主要出口商品有天然气、地毯、干鲜果品、羊毛、棉花等。主要进口商品有各种食品、机动车辆、石油产品和纺织品等。主要出口对象为巴基斯坦、美国、英国、德国、印度等,主要进口国为中国、巴基斯坦、美国、日本、韩国、土库曼斯坦、印度等。
【人民生活】战争使阿基本生活设施遭受极大破坏。道路受损,电力奇缺,物价上涨,生活必需品匮乏。阿政府成立以来,在联合国及国际社会帮助下,大力恢复基本的民生设施,安置返阿难民,解决居民用水、用电,加大医务人员培训,恢复各级学校教育。据世界银行报告显示,阿可以享受自来水供应的城市居民不到20%,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基本医疗只能覆盖40%的人口,严重缺少医疗人员,尤其是女性医护人员。阿女性享受基本医疗的比率很低。
【军事】根据《波恩协议》,国际社会大力协助阿建立军警部队。2002年,阿政府在美国帮助下开始筹建阿国民军,目标是到2011年建立一支17万人的国民军和13万人的警察部队,最终独立负责阿国家安全。根据美西方评估,2014年美北约从阿撤军后,阿富汗国民军将达到35万人,才能维护自身安全。阿富汗政府呼吁国际社会为国民军建设提供财政支持。 
【教育】实行12年义务教育。阿教育事业受到战争严重破坏,截至2003年底,阿全国共有7029所初等教育学校,其中只有48%的学校有供水和卫生设施。在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下,近年阿教育事业取得很大进步。适龄儿童中有600万入学,其中38%是女生。据报道,因塔利班残余势力的威胁和破坏,2005年以来已有十几万学生被迫弃学。 
 阿现有十余所高等院校。喀布尔大学是全国最高学府,1946年创建。赫拉特大学是阿西部教育中心,2002年8月复校,有学生3100多人,包括700余名女生。 
【新闻出版】主要报纸有《喀布尔时报》(阿官方报纸)、《喀布尔周报》(阿唯一一份英文报纸)、《祖国报》、《阿尼斯报》等。 
 阿富汗广播电台成立于1925年,对外用9种语言广播。阿富汗电视台于1978年建立,用波斯语、普什图语播音。 
【对外关系】阿重建主要依赖西方国家支持和援助。2002年至2010年,阿富汗共接受外援556亿美元。阿政府外交以寻求援助为中心,积极发展同美、德、日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关系。
 阿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和参与区域合作。2002年,阿同包括中国在内的6个邻国共同签署《喀布尔睦邻友好宣言》、《〈喀布尔睦邻友好宣言〉签署国政府关于鼓励更紧密的贸易、过境和投资合作的宣言》和《喀布尔睦邻友好禁毒宣言》。
 2005年10月,阿成为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成员,11月与上海合作组织建立联络组,同月成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成员。2012年6月,成为上合组织观察员国。阿还利用地缘优势,力争成为本地区贸易和交通枢纽。
【同我国的关系】1955年1月20日建交,双边关系发展顺利。
 2011年是中阿建交56周年,两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两国高层往来密切,经贸合作进展顺利,在国防、安全、文教、卫生等领域合作良好。5月,阿外长拉苏尔访华。6月,胡锦涛主席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期间会见卡尔扎伊总统。同月,阿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斯潘塔访华。9月,孟建柱国务委员在出席第二届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议期间会见阿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阿布达里。10月,阿富汗副外长鲁丁访华。2012年3月,阿副外长鲁丁来华出席上合组织地区安全副外长级会议并访华。6月,卡尔扎伊总统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第十二次理事会并访华。中阿双方发表《中阿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宣布两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方积极参与涉阿富汗的国际和地区会议.2011年12月、10月,杨洁篪外长、刘振民部长助理分别出席阿富汗问题波恩会议、伊斯坦布尔会议。
 2011年,双边贸易额为2.34亿美元,同比增长31%。其中中国出口额2.3亿美元,同比增长31.2%;进口额0.04亿美元,同比增长19.6%。2012年1至5月双边贸易额1.53亿美元,同比增长95.3%。中国对阿出口产品主要为机电、五金、纺织、日用品、轻工类等。自阿进口商品主要是牛羊皮等。
【同美国的关系】阿美于1934年建交。“9·11”事件后,美全面主导阿和平进程和经济重建,向阿提供巨额经济援助。美还协同北约等向阿地方派遣省级重建队(PRT)。2005年阿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联合宣言,内容包括美在民主治理、经济发展、维护安全等方面向阿提供帮助,继续使用经双方同意的军事设施,在与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享有在阿开展适当军事行动的自由等。两国高层互访频繁。
 2011年6月,奥巴马总统宣布撤军方案,2011年年底前撤出1万人,2012年夏季前再撤出2.3万人,2014年底完成安全责任转交。美在按计划推进撤军进程的同时,积极推动阿政府与塔利班的和谈进程。
 2012年5月,阿美签署《持久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对2014年后美在阿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合作作出规划。美国给予阿富汗“非北约主要盟国”地位,重申不寻求在阿拥有永久军事设施,但2014年后将在保留一定军事存在。
【同巴基斯坦关系】阿巴关系因历史、反恐等因素长期不睦。近年来,在国际社会积极斡旋下,阿巴关系出现并大体保持改善和发展的势头,两国领导人接触频繁,双方就合作打恐、促进双边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等方面达成共识,但仍出现一些波折。去年,阿富汗高级和平委员会主席拉巴尼遇刺身亡,两国关系再度受挫。今年以来,两国关系有所改善。2月,卡尔扎伊赴巴基斯坦出席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国峰会,期间与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会晤。之后,吉拉尼相应卡尔扎伊请求,发表声明呼吁阿富汗有关各方参与阿富汗国内和解进程。
【同印度关系】阿政府重视发展对印关系,两国高层保持密切往来。印迄已承诺援阿20亿美元。印在阿设有1个使馆和4个总领馆。2006年至今,卡尔扎伊7次访印,双方就印度援阿重建、加强反恐合作、推动经贸往来和区域合作等问题达成共识。2011年10月卡尔扎伊访印期间,两国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同俄罗斯关系】塔利班统治期间,俄支持反塔联盟。阿新政府成立后,俄即恢复同阿关系。俄支持阿和平重建,已向阿提供7亿美元援助,免除阿所欠103.8亿美元债务。俄强调联合国应在阿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关注阿毒品问题,主张在阿周边建立禁毒“安全带”。俄主张阿未来成为不与任何国家结盟、境内无任何外国驻军和军事基地的中立国。俄罗斯不能接受美西方在阿富汗长期驻军,但认为美北约须对阿富汗安全负责到底。俄支持上海合作组织同阿巩固和发展关系,反对成立新的涉阿地区合作机制。
【同伊朗关系】伊朗是阿西部重要邻国,两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宗教、民族渊源和联系。伊朗在阿富汗有一定影响力,至今仍接纳阿200多万难民。伊积极参与阿重建,重点援建与其毗邻的阿富汗赫拉特省,使之成为阿经济最发达的省份。
【同上合组织关系】2004年以来,阿富汗总统、副总统多次以主席国客人身份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总理会议。2005年11月,阿同上合组织建立联络组。2009年至今,上合组织已举行五次阿问题副外长级磋商和一次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2012年6月,阿正式成为上合组织观察员国。
【同联合国关系】联合国为推动阿和平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2001年12月,联合国主持启动“波恩进程”,向阿派遣国际安全援助部队(ISAF)协助维护治安。2002年3月,联合国阿富汗援助团(UNAMA)成立,帮助阿政府维护稳定、保障人权、推进社会和经济发展。联合国还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多次召开援阿国际会议。